边界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10-29 22:56:12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边界
[英]吉莲·邰蒂 著
徐卓 译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前言
引言 布隆伯格的“臭鼬工程”
第一部分 边界是企业实现敏捷的主要障碍
第一章 不跳舞的人:人类学如何解释谷仓效应
第二章 章鱼罐:谷仓如何损害创新
第三章 当地精失明时:谷仓如何隐瞒了风险
第四章 俄罗斯套娃:谷仓如何造成狭隘视野
第二部分 企业机会出现在边界被打破的地方
第五章 带枪极客:个人如何打破生活中的谷仓
第六章 改写社会规则:如何保持谷仓的流动性
第七章 翻转镜头:医生如何避免经济学家的错误
第八章 破桶行动:如何利用谷仓获利
结语 融会贯通
致谢
注释
谨以此书纪念我亲爱的
母亲罗曼·乔伊·卡利·邰蒂(Romaine Joy Carley Tett)
前言
这本书的写作始于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它并不是一本关于金融的
书,远远不是。其实,它讨论的是一个基本问题:为什么现代机构的工
作者有时候会集体犯傻?为什么那些平时很聪明的人会看不到事后看来
显而易见的风险和机遇?为什么——如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
(Daniel
Kahneman)所说——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自己的盲区所
在”?[1]
2007年和2008年时我常常问自己这样的问题。那时候我在伦敦当记
者,负责管理《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市场团队。金融危
机爆发后,我们埋头研究灾难发生的原因。可能的原因有很多:2008年
以前,银行业者在按揭贷款和其他金融资产方面进行了大量高风险的操
作,创造了一个巨型的泡沫;监管者没能发现其中的危险,因为他们并
不真正理解现代金融制度是如何运作的;中央银行和其他政策制定方给
了金融业者错误的经济激励措施;消费者处于一种危险的自满状态,积
攒了大量的信用卡债务和按揭贷款,而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还得起;评
级机构也对风险做出了误判;以及其他种种原因。
在我以一个记者的身份挖掘“金融大危机”背后故事的过程中[关
于这一经历我后来也写了一本书,叫作《疯狂的金钱》(
Fool’s
Gold)[2]],我越来越相信,灾难背后另有原因:在人们如何自我组
织、相互影响和构想世界方面,现代金融制度处于令人惊讶的碎片化状
态。理论上,权威人士们总是说,全球化和互联网正在创造一个无缝连
接、相互贯通的世界,市场、经济和人都比以往更为紧密地联系在一
起。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体化确实在发生。但是,在挖掘2008年危机背
后的原因时,我又看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大型银行的不
同金融交易团队之间并不了解各自在做什么,即便他们处于同一个(理
应一体化的)机构中。我也了解到,大型监管机构和中央银行的支离破
碎不仅仅体现在官僚机构上,还在于它们世界观的差别,......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