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中道路——何其芳散文
- 资料大王PDF
-
2 次阅读
-
1 次下载
-
2023-12-26 22:22:34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梦中道路
何其芳
简介
何其芳(1912-1977),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人,我国著名诗人、
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他的作品虽产量不丰,但具有鲜
明的个人特色及艺术价值,文字创造出一种“纯粹的柔和、纯粹的美
丽”,近乎唯美主义倾向。主要著作有:散文集《画梦录》、《还乡日
记》,诗集《预言》,文艺论文集《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
诗》、《文学艺术的春天》等。
编者说
墓
秋海棠
雨前
黄昏
独语
梦后
岩
炉边夜话
伐木
画梦录
哀歌
魔术草
楼
弦
静静的日午
扇上的烟云
私塾师
老人
迟暮的花
树荫下的默想
江呜咽的扬子江
街
县城风光
乡下
我们的城堡
某县见闻
饥饿
韩同志和监狱
我歌唱延安
论本位文化
论救救孩子
论快乐
“自由太多”屋丛话
《燕泥集》后话
梦中道路
《刻意集》序
《还乡杂记》代序
给艾青先生的一封信
一个平常的故事
写诗的经过
《散文选集》序
编者说
在中国现代散文作家中,何其芳是最具个人特色的一位;他的作品,产
量不丰,但是具有颇高的艺术价值。
何其芳,1912年2月出生于四川省万县的一个地主家庭。6岁入私塾,接
受枯燥刻板的传统教育。14岁,怀着对新环境的渴慕,开始入县城读
书。在万县一中,他接触新文学,阅读冰心,也阅读泰戈尔和安徒生。
后来学校闹风潮,因遭到牵连而被开除。再后,又进重庆治平中学和上
海中国公学,在此期间,广泛涉猎了中外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1931年,进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他本抱着了解欧洲文化的愿望而来,
却不知教授的讲课竟如塾师一样乏味。然而,这个“偶然的错误”,却为
他制造了一个美丽的、安静的、充满着寂寞的欢欣的文学小天地,使他
终日沉醉、留连于自己的白日梦里。他写诗,写散文,写一种“遗弃了
人群而又感到被人群所遗弃的悲哀”。这些散文,便是后来成集的《画
梦录》。
1935年北大毕业后,先后在天津、莱阳当中学教员。这时,他找到
了“精神上的新大陆”,自觉“再也不能继续做着一些美丽温柔的梦,而
且安静地用心地描画他们”,决心“从此我要叽叽喳喳发议论”。在莱阳
任教期间,曾返四川一次,作《回乡杂记》。抗战开始后,回家乡县城
教书,后到成都,自费创办刊物《工作》,开始写作并发表杂文。
1938年8月,与沙汀一起动身前往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同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11月,随贺龙部队到晋西北前线和冀中根据地,从事
宣传工作。1939年,返回延安,担任鲁艺文学系主任。在延安时期,他
写作大量杂文和报告文学,后来收入《星火集》中。1944年春和1945年
秋,曾两度派往重庆,担任《新华日报》副社长和四川省委宣......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