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辞典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2-24 18:07:0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吃货辞典/崔岱远著.-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ISBN 978-7-100-09799-4
Ⅰ.①吃… Ⅱ.①崔… Ⅲ.①饮食-文化 Ⅳ.①TS97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13)第027198号
所有权利保留。
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
吃货辞典
崔岱远 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北京王府井大街36号 邮政编码100710)
商务印书馆发行
有限公司印刷
ISBN 978-7-100-09799-4
20 年 月第 版 开本 ×
20 年 月第 次印刷 印张
定价:元
序
关于“吃货”
吃,常被看做一件挺俗的事儿。如果一个人特别喜欢吃,整天琢磨
吃,就难免被周围人说成是个“吃货”,带几分玩笑,也暗含些讥讽。然
而世事有变,这几年电视上美食节目大行其道,加之网络语言的强大生
命力,“吃货”一夜之间华丽转身,成了爱美食、懂生活的朋友自嘲或互
称的流行语,表明的是一种温情随性的生活态度。
其实,“吃”这件事原本不俗,讲究饮食恰恰是一个灿烂文明的重要
组成,是对大自然所赐的敬畏和珍视。况且日久天长,润物无声,吃也
融进了我们的习俗和文化里。比如,当被问及家里有多少人时,我们回
答的常是“三口”而不说“三位”。若是随便翻开一本辞书,不论是《说文
解字》还是《现代汉语词典》,按偏旁部首来分,“口”字旁的字几乎都
是最多的。它们不仅被用来描述吃态,也用来表达情感,古往今来丰富
而灵动的日常生活因而跃然纸上。再看看我们的文学名著,《水浒传》
里到处豪吃,《红楼梦》中满纸细品,就连讲述和尚取经的《西游记》
也常常用这么一句话引出故事:“徒儿呀,为师有些饿了,你去化些斋
饭来吧!”
再来看看我们的生活。正月十五闹元宵,端午时节吃粽子,无论大
节小节几乎都有特定的吃食。孩子出生要吃,定亲结婚要吃,过年团圆
要吃,依依惜别要吃,朋友聚会当然还是要吃,甚至我们祭祖上供也一
定要摆放上几盘子吃食。再有,拎着点心匣子走亲戚看朋友的经历恐怕
谁都有过吧?其中的意味并不在于几块点心,传递的更是份礼数和尊
重。
吃,对于我们远远不只是充饥,而是融于言行,关乎礼仪,近乎信
仰。
饮食习俗是一切文明的基础,它最顽强,也最牢固。它化在人们的
骨子里,形成一个民族特有的精气神,表现了一个地方的生活之美,之
乐,之独树一帜。法国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创作了《基督山伯爵》、
《三剑客》等三百余卷文学作品。然而,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
却选择了美食。他孜孜不倦地吃遍了巴黎大大小小的餐厅,慢慢地吃,
默默地想,最终把自己的心得凝练成了一部“能看,可读,好用”的《美
食大辞典》。这不仅是美食......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