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微讲堂:漫谈负责任的科学研究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2-24 19:45:17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正文
附录
主讲人介绍
现场录音精选
课程讲稿
正文
各位老师、同学,晚上好。今天我感到诚惶诚恐。王老师(王恩哥
院士,北京大学校长)刚才介绍我是一个蛮不错的中青年学者,我心
里觉得有些担当不起。而要在这里讲“负责任的科学研究”这样一个讲
座,自己就不免觉得颇为难以胜任了。2004年,只是因为一些非常偶
然的因素,我站到了化学学院为研究生开设的“学术道德规范与科技写
作”课程的讲台上,之后研究生院的老师对我有了一点了解。本学期
初,他们和我联系,希望我能在“才斋讲堂”上讲一讲和学术道德规范
相关的话题。我想,虽然才疏学浅,但作为一个老师,在北大这个校
园里我也有这样的责任。只是待会儿同学们可以听到,其实我的很多
认识是感性的,并不能像一个深入系统地从事学术道德规范研究的学
者那样讲这个严肃的话题,不过我尽力而为。
今年,教育部出版了一本《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在
我们中国的大学里,这本指南是作为学术道德规范的学习材料,教育
部要求各大高校做相关的宣讲来介绍其中的内容。我想,我们很多同
学手头都已经有了这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很明确地告诉大家哪些是
我们应该做的,也告诉我们哪些是不能做的。在美国也有类似的学习
材料。1989年美国科学院出了一本名叫On Being a Scientist的小册子。
那是一本手册性的著作,旨在描述科研实践的规范与伦理基础,所针
对的主要对象是美国研究机构的研究生。到1995年,美国科学院、美
国工程院和美国医学研究院联合成立了一个“科学、工程和公共政策委
员会”,对第一版的On Being a Scientist进行修订,完成了第二版。那
本书的中译本在2004年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由北大哲学系的
刘华杰教授翻译,中文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