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2-29 19:57:19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写作动机
第二节 中国抗日战争的地位与作用
第三节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正面战场作战概述
第一章 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
第一节 中日战争的历史背景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前日本侵占东北的军事准备
第三节 “九一八”事变和东北沦陷
第四节 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
第五节 “一•二八”淞沪抗战
第六节 长城抗战
第七节 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第八节 绥远抗战
第九节 西安事变和国民政府的抗战准备
第二章 “七七”事变和平津作战
第一节 “七七”事变前的一般形势
第二节 “七七”卢沟桥事变
第三节 日本派兵华北中国部署抗战
第四节 日军发动总攻及平、津沦陷
第五节 中日两国确立战时体制
第三章 华北作战
第一节 华北地区军事形势
第二节 平绥路东段作战
第三节 平汉、津浦路北段作战
第四节 晋北作战与平型关作战
第五节 太原会战
第六节 绥远、冀南作战与济南、青岛失陷
第四章 华东战局
第一节 淞沪会战
第二节 南京保卫战
第三节 徐州会战
绪论
第一节 写作动机
1937年中国爆发的抗日战争,“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
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争”。(1)中国
各族人民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为抗击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而展开的
这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最终取得了全面胜利。这场战争的胜利
是“我们中华民族四万万五千万人,不分阶级贫富,不分男女老幼,不
分党派信仰,一致奋起,义无反顾,与日寇做生死的决斗”(2)而获得
的,是在“世界人民的支援和反法西斯同盟国的配合下”(3)获得的。
中国所有参加抗战的政党、阶级以及各阶层爱国人士,虽然在不同的战
略阶段,在精神和物质的各方面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但战争的胜利和
他们作的贡献是不可分割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存在着两个战场,即由
国民党及其政府领导的军队担负作战任务的正面战场和由共产党领导的
人民抗日武装(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武装)担负作战任务的敌后
战场。这是1927年以来中国政治、军事的延续、发展造成的,也是中、
日力量对比和中国的具体国情所决定的,是当时具有中国特点和进步意
义的特殊现象。
中国长期受封建主义统治,闭关自守,科技落后,武备不修,鸦片
战争失败后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自此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
西斯战争胜利,经过105年之久,才摆脱被瓜分的危局。如此严酷的历
史教训,我们子孙后代永远不应忘记。为了振兴中国,使中华民族立足
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的近代史,尤其是中日战争史,应
该“全面地研究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经验,借以启迪后人,指导将
来”。(4)
一、还历史以真实面目
......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