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难题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3-24 14:53:36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录
P2P难题
风雨骤急
只看高收益率
宜信谜团
嫁接小贷
风险担保的真相
中介平台窘境
P2P中国路
如何监管P2P
银监会牵头监管
监管三原则
如何监管
P2P难题
作者:杨璐 刘冉 王申璐
“现在的互联网金融,中国是1840年的英国。”在美上市的电商企业
兰亭集势董事会主席兼CEO郭去疾如是说。
在经济整体步入下行期的当下,这确实能反映一部分国人对中国互
联网金融寄予的极高期望。
上至总理,下至由房地产门店改做P2P营销的后生,均受到互联网
金融的极大鼓舞,认为这是中国具备后发优势的新兴产业。互联网金融
中,除了第三方支付、众筹、金融超市,最富有想象力和冲击力的莫过
于P2P网上信贷。
所谓P2P网贷,即peer to peer lending,原意指的是个人与个人通过
第三方网络平台相互借贷。第一家P2P平台为英国的ZOPA,成立于
2005年3月。最有代表性的P2P公司则在美国,2006年至今形成了两家较
大的公司:Lending club和Prosper。Lending club计划于2014年6月或下半
年登陆纳斯达克,此前已获得6轮融资,最近一轮由谷歌于2013年5月领
投,金额为1.25亿美元,融资估值为15.5亿美元。
P2P于2007年进入中国,随后迎来了异常蓬勃的发展。
根据P2P网贷平台的统计和测算,目前全国共有近千家P2P平台,
2013年行业总成交量约1058亿元,贷款存量约268亿元,从业人数超过
20万人。
P2P的最大中国企业代表当属宜信,2010年即完成千万美元的引
资;2013年再度引资谈判时,估值已然达到200亿元,员工现已超过3万
人。
但国内P2P公司中,只做平台中介服务的机构少之又少,规模也很
难迅速膨胀。目前,中国的P2P机构大多成为第三方财富管理平台,既
是嫁接小贷公司、担保公司突破资本限制的放大器,也成为地下钱庄、
民间借贷由暗翻明的新渠道。
中投公司副总经理、曾任央行研究局局长的谢平及邹传伟,在最近
出版的《互联网金融手册》中提出,中国P2P网络贷款更接近互联网上
的民间借贷。
这与互联网金融风险控制依赖的大数定律,通过互联网降低交易成
本的基本模式,已经偏离太多,更像是民间借贷借助互联网的突飞猛
进。央行多年来试图将民间借贷纳入正轨和监管而未能成功,酝酿多年
的《放贷人条例》至今未诞生。P2P的出现,信息更透明,利率也比民
间借贷明显降低,行业主要公司的创业者还多有海外留学背景。如果能
一举把民间借贷由灰色转入合法渠道,则P2P功劳不小。
“如果P2P真的解决了传统银行业无法覆盖的小额贷款需求,其贡献
可与获得诺贝尔和平......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