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的挑战——蒙古帝国与世界历史的大转向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7-07 22:25:55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微信公众号: 红心读书
扫码关注:免费获取更多精品电子书
本书来源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之用,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对本书有兴趣,请购买正版书籍。
目录
第一部 追寻世界史的新面貌
1 蒙古及其时代
2 蒙古是中国文明的破坏者吗?
3 中亚、伊朗被破坏了吗?
4 俄罗斯的不幸是真的吗?
5 元代中国是悲惨的吗?
6 责难与称赞
7 世界史与蒙古时代
第二部 世界史的大转向
8 改变世界史的那一年
9 忽必烈营帐
10 忽必烈与他的策士
11 夺权的过程
第三部 忽必烈的军事与通商帝国
12 大建设的时代
13 系统化的战争
14 一跃成为海上帝国
15 重商主义与自由经济
16 为何未尽全功?
后记
学术文库版后记
第一部 追寻世界史的新面貌
1 蒙古及其时代
蒙古的出现
十三世纪初,在日后被称作蒙古高原的大草原东北隅,有一支小小
的游牧集团正急速地壮大势力。他们的首领名叫铁木真。他所领导的名
为“蒙古”的集团,只花了三年便一举整合了割据戈壁以北的突厥蒙古系
大大小小各个游牧集团其后,在铁木真子孙于伊朗一带所建立的蒙古政
权之一、属于游牧民联合体的“旭烈兀汗国”(Hülegü ulus) [1] ——俗
称“伊儿汗国”(Il-khanate),帝国历史是以波斯文来书写的,当时的宰
相兼历史学家拉施特·哀丁(Rashid-al-Din)在担任编纂长官时,就曾
以“得天时”来形容铁木真的称霸。
一二○六年春,铁木真在斡难河(Onon youl)上游美丽又辽阔的草
原上举行即位仪式,自称“成吉思汗”(Činggis Qayan)。然后,他以蒙
古语“大蒙古兀鲁思”(Yeke Mongɣol Ulus)即“大蒙古国”,来命名这个
新的游牧国家。
这位新兴国家的领导者,针对周边区域陆续制订了远征计划。聚集
在成吉思汗旗下的牧民们认为,他们只要能够集结自身的力量,在政
治、军事上就能形成强大的势力。并且,远征的成功,也意味着能够得
到丰富的物资及财富。因此,这也符合牧民们的期望。
此外,成吉思汗也非常清楚,如果不立即规划一场举国一致的对外
征服,这个游牧民联合体可能很快就会瓦解。因为以中国北部金朝为首
的周边诸国,由于最为担忧蒙古高原上的牧民们被统一起来,所以长期
采取令游牧民集团彼此敌对的政策。因此,若仅止于满足高原的统一而
没有进一步的行动,内部的反叛或敌人安插的卧底就会出现。对外战争
正是令各路牧民团结一致最快速的方法。
因此,成吉思汗率领游牧民们走上了对外征伐的旅程。这一旅程,
跨越世代一直持续了数十年。这个原本只不过是各色人等聚集的政治军
事集团,通过这样的对外征伐与扩张,彼此之间形成了强烈的一体感,
开......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