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的超越性_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 资料大王PDF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7-07 22:59:13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Ⅴ.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二卷第三章:超越性(节
选)
Ⅵ.萨特《存在与虚无》第三卷第一章第三节,三:胡
塞尔,黑格尔,海德格尔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自我的超越性
——一种现象学描述初探
〔法〕让—保尔·萨特 著
杜小真 译
商務印書館
2010年·北京
Jean Paul Sartre
LA TRANSCENDANCE DE L'ÉGO
Librairie philosophique J. Vrin, 1988
本书根据法国弗兰出版社1988年版译出
象方式使为‘我’存在的心理、自我脱离唯我主义。消除唯我主义,就能
够避免唯心主义,萨特在结构中坚持他论证的实践贡献(道德和政治
上)。”
大多数哲学家认为“自我”是意识的“居士”。还有一些哲学家把“自
我”在“存在”内部的形式在场确认为统一的空洞原则。另一些——多为
心理学家——则想在我们心理生活的每一时刻把“自我”的物质在场发现
为欲望和行为的中心。在此,我要指出“自我”既不是形式地、也非物质
地存在于意识之中:它在世界中,是外在的;它是世界的一种存在,就
像他人的“自我”一样。
注释
① 1936年在《哲学研究》上发表,从未再版过。
② 参见《年华的力量》,伽利玛出版社,1960年,第49页。
③ 参见《存在与虚无》,第147页和第209页。
一、“我”(Je)和“我”(Moi)
A)“我”(Je)的形式在场的理论
“我思应能伴随我们的所有表象”,
〔1〕 这句话是康德说的。是否应该
因此得出结论说:“我”(Je)实际上寓居于我们意识的一切状态之中,
并且对我们的经验进行真正的高层次的综合?这似乎有些强求康德的思
想。批判的问题是权利的问题。康德没有肯定有关“我思”的事实存在的
任何东西。相反,他似乎完全看到意识在某些时刻是无“我”的,因此他
说:“应该能够伴随。”事实上,问题是要规定经验的可能性的各种条
件。这些条件就是:我总能够把我的感知或思想看作我自己的:就是这
样。但现代哲学中存在着一种危险倾向——人们在新康德主义、经验批
判主义和布罗沙尔(Brochard)式的理智主义之中找到它的踪迹——这
种倾向旨在实现 用批判
〔2〕 规定的可能性的条件。这导致某些作者会去
探询什么可能成为 “先验意识”。若用这些术语提问题,人们自然不能不
设想这种作为无意识的意识——构成我们经验意识的意识。但是,布特
鲁(Boutroux)在他教授康德哲学
〔3〕 时业已证明这些解释是正确的。康
德从未关注过经验意识实际构成的方式。他全然没有以新柏拉图式的过
程、高层次的意识、构成的超意识的方式还原经验意识。先验意识对他
来说,只是一种经验意识存在的必要条件的总体。这样,实现先验的
我,......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