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评释
- 资料大王PDF
-
2 次阅读
-
1 次下载
-
2024-10-21 21:20:27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目
录
当代儒家论代序
评注说明
大学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中庸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当代儒家论代序
儒家思想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后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在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中,出现了一
大批为国家、民族、民众所认可、所敬仰、所追随的精神领袖:像先秦
时期的孔子、孟子;汉代的董仲舒,刘向、刘歆父子;宋代的程颢、程
颐兄弟,朱熹,陆九渊;明代的王守仁(阳明);也包括之后清代“乾
嘉学派”的众多学者和民初“新儒家”的代表人物。这些先贤在儒家思想
发展的历史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影响深入人心,且绵延至今不绝。
一 儒家思想一直在被改变
以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儒家思想的原生态时期,这一时期的
儒家思想质朴而单纯,远没有后世所赋予的那么多神圣和噱头。原生态
儒家思想是那一时期哲人们悲天悯人的情绪反应和思想表达,其理论体
系尚不完善,逻辑性和思辩性都不是很强。但正因为其原生态,又没有
被太多政治和经济利益所裹挟和绑架,孔、孟等先秦儒家的思想焕发出
的是勃勃的生机和真实理性的光辉。
至于两汉,首先是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表章六艺”,再加上始皇
帝“焚书坑儒”后带来的儒家经典文本差异,直接导致了儒家所谓“今古
文经之争”。儒家思想成为中央政府支持的官方正统思想,而貌似学术
争论的今古文经之争背后,有着太多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子。这也是中
国历史上非常有趣的一个现象,两汉之际今古文经之间激烈的争论较
量,其实质是王莽托古改制的张目。至东汉,兼通今古文经的郑玄采用
糅合混杂的方式注释儒家经典,使汉代今古文经之争在形式上结束。而
到了清末,时过两千多年,今古文经之争再起,以皮锡瑞、康有为为代
表的今文经学,与以章太炎、刘师培为代表的古文经学,又形成了近代
的今古文经学之争。而这一学术争论的背后,则是“君主立宪”与“民主
共和”的较量。
经历大混乱、大融合的魏晋时期,至于隋唐,中国社会“儒释道”三
家合流成为大势所趋。又经历更为混乱的“五代十国”,至两宋,中国社
会的思潮是活跃的,也是混乱的。以“二程”、朱熹为代表的“义理之
学”和以......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