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大中国古典·诗词集萃千万册销量,你的常备诗词宝典!
- 187*324
-
0 次阅读
-
0 次下载
-
2024-01-14 18:37:45
微信
赏
支付宝
文档简介:
总
目
录
好诗不厌百回读
闲坐说诗经
舒芜说诗
唐人绝句启蒙
词学十讲
唐宋词欣赏
唐五代词境浅说
诗境浅说
诗论
唐诗杂论
中国古典诗歌讲稿
词曲概论
唐宋词启蒙
北宋词境浅说
南宋词境浅说
唐诗纵横谈
日月不息 师表常尊
——贺袁行霈老师八十华诞
葛晓音
从1963年考入北大中文系算起,我成为袁行霈老师的学生已经有半
个世纪了。五十馀年来,古代文学教研室的许多老先生已经陆续谢世,
袁老师也从风华正茂的才俊变成了白发苍苍的名贤。但是他儒雅的风度
和温厚的笑容,却几十年不变,使学生们忘记了岁月的磨蚀,领会了古
人所云 “日月不息,师表常尊”的至理。
一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中文系文学专业,不少重要的基础课都由教授
亲自上堂。我们六三级的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史这一段,是由林庚先生
教的。那时林先生才五十多岁,头发乌黑,但因为表情严肃,不苟言
笑,在同学们眼里是很难接近的老权威。这门课有几节曾由袁老师上
过。中文系当时有很多年轻的助教和讲师,五五级留了一批,人数最
多,袁老师也是一位青年教师,但他是五四级的,辈分较高。见到袁老
师之前,就已经听说他是青年才俊中的佼佼者,所以大家对他的到来都
很期盼。第一次在课堂上见到他,恍若看到了林庚先生年轻时的形象:
清癯的脸容,瘦削的身材,更有那种独特的清逸气质,与林先生真有几
分神似。后来有一次不知什么单位要来课堂录像,袁老师特意换上了一
身深色崭新的中山装,和林先生平时的装束一样,让大家不由得眼前一
亮。于是同学们私下里把袁老师称作“小林庚”。已经不记得袁老师当初
上课的具体内容,只有他那清晰缓慢的语调和一手漂亮的板书,至今印
象深刻。
“十年动乱”结束后,我们老三届的大学生中有少数人考回了北大
的“回炉班”,第二年又各自考取了各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我师从陈贻焮
先生门下,学习魏晋南北朝隋唐文学方向。袁老师的选修课自然是我的
必修。那时研究生还不多,选修课也不分研究生和本科生,想听的都可
以去听。研究生和七七级的同学都挤在一个课堂里。改革开放初期,同
学们都想把浪费了的十年光阴夺回来,学习热情极其高涨。许多课堂座
无虚席,其中袁老师和金开诚老师的课最为叫座。虽然已经安排在二教
的大阶梯教室,但座位还是不够,经常是刚刚占到一个好位子,听说要
换教室,就得赶快收拾文具书包,冲到另一个更大的教室里去。最高纪
录是一堂课换了三次教室,就这样还有许多学生坐在阶梯上,甚至是老
师讲台周边的地上。所以我那时总是早早就到课堂,抢占最前排的位
子。我的笔记也是最认真的,几乎每句话都记。因为常坐在前排,有时
袁老师会在课间休息时走到我面前,拿起我的笔记本翻阅,帮我......
评论
发表评论